被視為“車界風向標”的上海國際車展正如期舉行,國內各大知名品牌如吉利、比亞迪等均攜各自的新能源概念車參展。
同時年報季至,各大上市車企也已交出了各自2018的答卷。從已披露的車企來看,合資品牌上汽集團(600104.SH)、廣汽集團(601238.SH)實現銷售額、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的三重增長;本土自主品牌吉利汽車(00175.HK)、比亞迪(002594.SZ)均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后者則在凈利潤方面略有下滑。
面臨車市寒冬,各大車企均加速布局新能源概念車領域?而2019年面臨新能源補貼退坡,將如何應對?
各大上市車企角逐新能源,“亮劍”新款概念車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自1990年以來的年度負增長,全年國內市場銷售整車2814.6萬輛,同比下降3.8%;其中,乘用車銷售2369.4萬輛,同比下降4.7%,汽車消費升級的趨勢仍在延續,但勢頭有所受阻。
在2018年車市整體低迷背景下,各大國內車企紛紛在車展“亮劍”各式新能源概念車。
2018年吉利汽車以150萬輛銷售的好成績為本土品牌更大贏家之一,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漲幅分別為14.93%、18.05%。本次車展,吉利Preface概念車正式亮相。新車是CMA平臺下吉利品牌的轎車的概念版預演,它預示著未來量產版車型的整體設計。
此前4月11日,吉利旗下純電轎車幾何A正式在新加坡上市,預售20多天來已接受國內訂單9300輛,海外意向訂單近2萬輛。不僅如此,吉利旗下還有博瑞GE、帝豪GSE等中低端新能源車,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
吉利對于新能源的布局體現在其2019年一季度銷量上。今年一季度吉利新能源車系銷售23340輛。
國內A股市場市值更大的汽車上市公司上汽集團,在本次車展一口氣展示了130余輛新車,其中包括全新智聯網SUV榮威MAX實車亮相,以及全球5G智能座艙榮威Vision-i概念車。
值得關注的是,榮威Vision-i概念車配備SKY VISION整艙主動交互系統,突破中控屏幕邊界,可將無限信息內容展現在車內任意位置和材質上,做到全座艙任意角落的信息覆蓋,將海量的互聯網內容和服務直送用戶身邊,為用戶創造5G時代因需而現的整艙沉浸式交互體驗。概念車設計理念意指智能主動交互汽車, 將內部空間設計從運載交通工具的思路中解放出來,座椅布局能夠根據不同場景而靈活轉換,擁有多場景適應能力,真正讓車從“載人工具”變為“移動空間”。
年報顯示,上汽集團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9021.94億元,同比增長3.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09億元,同比增長4.65%。
比亞迪攜全球亮相的新能源概念車E-SEED GT、全球的宋Pro、e系列全新車型亮相車展。 其新能源e系列產品基于最新的BNA造車架構和e平臺打造,旨在“重構純電出行標準”、“建立純電出行生態”、“定義純電出行體驗”。
2000年初就開始布局新能源的比亞迪,是一家新能源汽車超過燃油汽車銷量的企業。2018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24.8萬輛,同比增長282%,業務收入約為524.22億元,同比增長34.21%,占集團收入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0.31%。年報顯示,凈利潤較上年下滑三成,主要系補貼退坡及研發費用增加所致。
財經記者注意到,2018年車市低迷的背后,新能源車的銷量卻是另一番景象。年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逆勢增長,產銷量分別達127.0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增長59.9%和61.7%,均保持快速增長。
上述三家帶來全新概念車的上市車企,其各自自業務中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速及業務占比多呈現“翻番式”增長。
“隨著汽車技術更新迭代,新能源車毫無疑問是各大品牌搶占市場的主戰場。從上海車展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新勢力造車的來勢洶洶和老牌汽車集團在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產品上的宣傳就知道他們在爭奪這個市場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新能源補貼退坡持續
“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中國整體乘用車銷量并不會和去年有有太大變化,且今年上半年有可能仍是個去庫存的狀態。傳統能源車的銷量肯定會繼續下滑,總體各大品牌銷量及營收能增長多少還是要關注它們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但是新能源政策補貼在持續退坡,肯定會對品牌們有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2019年車市還得看新能源車的銷量,這也正是本次車展各大展商所傳遞出的信號。
然而,2019年新能源車的政策補貼將繼續退坡,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
“新能源汽車有兩大核心技術:電池和控制系統。尤其是前者,各大汽車品牌都在著重研發。目前新能源汽車還未被廣大消費群體接受和信任,比如近日發生在上海的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地庫中突然自燃事件。因此這些車企要實現長遠地發展,還是要實現技術關的突破”業內人士指出。
“更高峰時期中國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隨著補貼政策的收緊,大量新能源相關企業日子都不太好過,補貼數額的減少和技術要求的提高淘汰了大量混水摸魚的企業,很多想要生存下去的新能源企業都要重新調整規劃發展方針,謹慎擴張,在研發上加大力度,圈地建廠上放慢腳步,把心思重新放在產品上?!?/p>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車競爭的白熱化帶動了今年二級市場的燃料電池板塊。
據Wind數據顯示,A股燃料電池板塊個股今年來多數上漲,大幅跑贏大盤。截至4月23日收盤,美錦能源(000723.SZ)今年以來累計飆升460.75%;全柴動力(600218.SH)等個股也錄得逾3倍的累計漲幅。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中國非常重視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并持續給予支持政策。目前中國企業在燃料電池產業上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未來無論是燃料電池產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2017年11月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上汽集團展示了其氫燃料電池轎車榮威950和燃料電池輕型客車大通FCV80。榮威950燃料電池轎車是目前國內一款實現公告、銷售和上牌的燃料電池轎車。其具備“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雙動力源,可實現純電動、混動和制動能量回收等模式,同時具備外接電源慢充功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能源多元化。榮威950燃料電池轎車更大續駛里程達到430公里,能在零下20℃環境溫度下啟動(工信部數據,工況法下續航里程350公里,運行溫度不低于零下10度)。目前榮威950燃料電池轎車累計產量一共在70臺左右。